找到相关内容298篇,用时2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索达吉堪布:顺治皇帝出家偈浅释

    不论惨不忍闻的地狱之苦,饥渴难耐的饿鬼之苦,受役遭戕的旁生之苦。即使转世于六道之中堪称善趣的人道,也不能逃离“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怨憎会、、不欲临、求不得”的人生八苦;不能...得授故,以大圣教无垢日月光,令众生福遍满虚空界。现今祈祷愿能得加被,吾若为救普天之有情,立誓天长地久永精进,则与仅一父汝等缘分。自此乃至生生世世间,愿与汝尊刹那不分,普贤菩萨诸行大愿王,所有...

    索达吉堪布 著

    索达吉堪布|出家|入佛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1/2333097526.html
  • 净心法要——别别观修之轮讲记

    可以依靠,应当舍弃世间,努力寻求永久寂静的涅槃,无生、无老、无病、无死、无。应当常念无常变迁!”   审观众生必死殁,死主忽至无定准。   应当观察有漏凡夫都必定死亡,而且死亡都是忽然来临,并...照照正面是什么。”便又向正面一照,只见所贪的人在镜中招手叫他。贾瑞心中一喜,便进了镜子,又犯了淫业。这时,镜子从手里翻了过来,镜中仍是一具骷髅。贾瑞仍然不满足,又翻到正面来看,再次见到所的人在镜中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

    |止观|净心法要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11/20565218977.html
  • 生与死——佛教轮回说(七)

    缘起”或“缘起”,即四谛、十二因缘,阐明“染净因果”。四谛为声闻乘法的纲宗,亦可看作佛教诸乘诸宗教义的纲宗。四谛,即四条真实不虚的谛理:一苦谛,谓人生有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怨憎会、、所求不得、...   第七章 生死之超越   中国佛教徒常说:“生死事大”,强调生死问题是做人应予严肃对待的头等大事。从佛法的眼光看来,人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恩爱、怨憎相会、所求不得、贫穷、灾祸、战乱等诸...

    陈兵教授

    |轮回|生与死|陈兵|出离心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4/13201722922.html
  • 《三主要道论》讲记(中)——菩提心

    再加上求不得、不欲临、、怨憎会这四个痛苦,这样就有八种痛苦。 什么是求不得、不欲临的痛苦呢?我们都知道,无论有钱、有权的人也好,还是有智慧、有势力的人也好,谁也不能想要什么就得到什么,想...不但不是菩提心,而且菩提心还差得很远。 那么,究竟具有什么条件,才算是菩提心呢?第一个,要有对一切众生的慈悲心。所谓“慈心”,就是一心一意地希望每一个众生不但今生能获得幸福,而且在乃至菩提间的...

    宗喀巴大师 造颂 索达吉堪布 翻译 慈诚罗珠堪布 讲解

    |菩提心|三主要道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3/09185636276.html
  • 漫谈参禅

    、坏苦容易感受,第三行苦,就不容易感觉,而且往往以为是乐而领受之。八苦中的生、老、病、死、、求不得、怨憎会、五蕴炽盛苦,是比较容易感觉,都希望自己不发生这些痛苦,但谁也免不了。如《五王经》说佛为五王说法,“人生在世,常有无量众苦切身,今粗为汝等略说八苦,何谓八苦?生苦、老苦、病苦、死苦、别离苦、求不得苦、怨憎会苦、忧悲恼苦,是为八苦也。”在诸苦中,都是以我见为根本,而生起贪瞋痴等烦恼,特别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01339295.html
  • 王骧陆祖师语录精华(A)

    , 又恐复失。下面、怨憎会两种苦 , 又接连而来。所谓欲望冲动 , 如火一般焚烧 , 又安得不老病乎 ? 别离是表一切无常 , 不可执实 , 本来假合 , 何必认妄为真。不独人如是 , 物亦...示人 ; 谓之无 , 则人非木石 , 此假名曰死。得此遂若生生不已 , 不知本无生灭 , 恒常不变 , 此乃真我。只由根贪执 , 入于母胎 , 分母之色体而生 , 遂成为人 , 动物类亦复如是。此...

    王骧陆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33539540.html
  • 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脱

    苦、怨憎会苦、五阴炽盛苦。这些苦或来自于心理,如五阴炽盛带来的种种烦恼;或来自于身体,如生老病死;或来自人际关系,如、求不得诸苦;或来自物理世界,如因地、水、火、风增盛而引起的自然灾害……  但...穷困潦倒中度过。因而祖师教导我们:"福不可以享受到尽头,假如福报尽了,幸福和快乐的源泉也就枯竭了。"  迷信也是由于无知造成的。在浩瀚的宇宙面前,在神奇的大自然面前,人类显得如此渺小和无能,正如因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10140098.html
  • 论印度佛教心性论的形成、发展及其对中国佛教的影响

    ”可分为三个层次:第一层系从感官角度而言的,如领纳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六尘所生之喜、怒、哀、乐等感受;第二层是从欲望角度而言的,如求不得、、怨憎会等类;第三层,也是其最重要、最深刻的一种观念,...的异名。他们认为:“若定无有补特迦罗,为可说阿谁流转生死?不应生死自流转故。然薄伽梵于契经中说,诸有情无明所覆、贪所系,弛流生死,故应定有补特迦罗。”“若一切类,我体都无,刹那灭心于曾所受久相似境何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13540139.html
  • 欲海回狂(三)

      六根: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。   八苦:生、老、病、死、、怨憎会、求不得、五阴炽盛。   出家四众:比丘、比丘尼、沙弥、沙弥尼。   八部:天、龙、夜叉、乾闼婆、阿修罗、迦楼罗、...忽无有。试看烟焰中,著得贪心否?   前诗粗示端绪,尚未谛审观察,复作五言律,以广之。   死想:所竟长,凄凉不忍看。识才故体,尸已下空棺。夜火虚堂冷,秋风素幔寒。劝君身在日,先作死时观。 ...

    周安士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32740273.html
  • 等待黎明的时刻(一)

    会、、五阴炽盛(上道下源长老称之为‘健康苦’,有的人不感觉上述之苦,反因身心太健康而‘不正常’—受了心理烦恼的支配,生理上的冲动,坐卧不安无事生非,故造下许多恶业。)等八苦。(二)、随时增加的...。  恳祷回向—一切自杀、他杀,乃至与烦恼作‘困兽之斗’的所有苦难众生,都能福慧增长,身心安稳,究竟苦得乐。  自序一  愚受学上会下性长老《楞严》法带至第一五一卷(经文第九卷—五十阴魔中之受蕴第五...

    修德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40740330.html